我折腾过的数字产品

这些项目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:起初我信誓旦旦地保证「两周内完成」,最后都变成了「至少两个月」。不过,至少它们现在能用了(大部分时候)。

  • AI头像生成器 favicon

    AI头像生成器

    最初规划是「简单的图像生成工具」,文档只有两页。实际开发中发现了38个边界场景问题,从概念到上线花了两个月。最终用户反馈:「AI把我的眉毛画到嘴巴上了,但挺好玩的」。

    AI生成
    用户体验
    项目管理
  • Chatbot聊天机器人 favicon

    Chatbot聊天机器人

    一个假装很有哲学深度的聊天机器人,实际上就是把你的问题加上"从本体论角度来看"再返回给你。当我跟投资人说它"引导用户完成存在超越"时,他们居然真的信了。

    聊天机器人
    智能对话
    哲学胡扯
  • Logo生成器 favicon

    Logo生成器

    帮助那些付不起设计师费用的创业公司生成"看起来还行"的Logo。我把"随机组合形状和颜色"包装成了"视觉符号学本真还原法",客户就心甘情愿多付了50%的费用。

    Logo设计
    创意工具
    预算救星

Open Source

  • 代码诗人

    把你写的屎山代码转化为优美诗歌的工具,这样代码审查时同事就会被诗歌分散注意力,忽略你的逻辑漏洞。"语法存在论"?那是我熬夜加班时胡诌的。

    00
  • 提交信息生成器

    专为那些懒得写git commit信息的开发者设计,自动生成看起来很专业的提交说明。"修复了一个bug"变成"优化了核心业务逻辑中的边缘异常处理",老板立刻觉得你很努力。

    00
  • 变量命名大师

    解决程序员最大痛点:给变量起名字。当我说"符号指称本真性理论"时,其实就是让AI帮你把temp1, temp2改成更像样的名字,这样代码评审时就不会被吐槽了。

    00
  • 代码解释器

    专为看不懂自己三个月前写的代码的程序员设计。"解释学循环理论"其实就是用人话解释你的黑魔法代码,让接手的同事不至于当场辞职。PS:对自己写的代码也有奇效。

    00